第26章 第 26 章小修(2 / 2)

就是陆炳,陆炳一个奶娘的孩子都能和他一起吃饭。

严世蕃心不平。

严世蕃长得短颈肥白,是个大胖子,和他父亲“瘦削长身”的外貌正好相反,完全遗传他母亲的肥白。可他母亲不要做官,他运气好直接做皇上玩伴,否则考科举的时候瘦不下来,外貌一关就过不了。

他也知道老师们对他们非常严格,生怕他们的坏习惯影响皇上;也知道小侯爷教导这番话,实属难得,压住自己的骄傲性子,憋得脸通红,憋出来一句“我知道了,谢小侯爷其实,其实,豆腐也不难吃。”

“我就是,就是”

事关尊严,严世蕃憋不出来。常绍和杨博不理解,都疑惑地看着他。陆炳倒是理解一咪咪,这些日子也实在看不下去他的别扭。

“严公子,你入了魔障了。人都说为官三世,方知穿衣吃饭,就是这个道理儿,你不要和道理拧巴。出身不同,学不来,坦然的做自己就好。非要逼着自己吃大鱼大肉,养美婢小厮成群,何苦来哉”

严世蕃一番小心思叫最看不起的陆炳说破,气得一张脸猪肝色。

可是陆炳慢条斯理的,他还没说完。

“严公子,其实我们都羡慕你。你父亲有能力,是正经科举官员。你父母恩爱,家里没有一个侍妾,家庭和睦,对你又宠爱,用心教导,多少富贵人家的孩子都没有这样的日子。”

严世蕃的一双小眼睛瞪大成牛眼。

常绍、杨博等等人,一起看向陆炳,好像第一次认识他一样。

玩伴们之间的事儿,小娃娃皇上当然不知道。严世蕃真心实意地给王守仁老师道谢,乖乖地背书写大字,时时刻刻观察王守仁老师的一言一行,发誓去掉自己身上的“暴发户”味道。

宫里的宫人们都看在眼里,司礼监,东西厂,三位掌印大太监都笑眯眯的严世蕃要是不明白,他们很乐意自己教导一番啊。

锦衣卫指挥使徐景珩得到消息,恰好想起有关于“第一美人”的事儿,抽空找来小侯爷常绍“做的不错。”小侯爷脸上的欢喜只洋溢起来一半儿,听到下半句“给你一个活儿,你去一趟皇陵,去看看桂萼。”

小侯爷乖乖认罚,真换了一身白麻孝服去了皇陵。当然这都是后面的事儿。八月初五的上午,小娃娃上早朝,一直到午时才退朝,用完午饭后呼呼大睡。

大明百姓热火朝天地抢收。大同府,新巡抚蔡天佑,一身民间老爷的黑色常服,骑着一匹老马,真就一大早的,和普通百姓一样接受城门官兵的检查,交了进城的铜钱,排队进城。

进来城里后,一个人牵着老马慢悠悠的溜达,发现这伙儿叛卒还是有一定忠心的,大同防守没有出问题。当然,也是锦衣卫赶来的及时,制止事情恶化。

否则蔡天佑不敢想。就是叛乱的那天晚上,如果有蒙古人打进来,就大同当时的乱象,想想就后背一身汗。

而此刻大同街上人心浮动,却是都守着规矩,蔡天佑再次感叹锦衣卫们的办事能力。就十个人,北京到大同,不眠不休,不吃不喝的赶路,十八个时辰作为大明文臣,蔡天佑心里头对锦衣卫再忌惮,他也不得不感佩于心。

蔡天佑心里七想八想的,耳朵里听着,眼睛里看着,知道当前最重要的是,那几个首恶,还有那朱振,妖言惑众说朝廷一个不饶,全蹲大牢,导致大同军户们都恐惧不安,脑袋一转,计策就出来。

这头,蔡天佑为了安定人心,抓拿首恶,写信给宣大总督胡瓒请求配合。那头,湖广兴王府,兴王也收到消息,得知所有的事情。

桂萼来信说,感激他的提点,作为回报,提醒他先一步清查自家土地,擦干净屁股兴王眼前一黑,人就朝前栽倒。小厮慌忙扶住他,他还是头晕晕的,眼冒金星。

自己搬起来的一块大石头,硬生生地砸在自己的脚面上

疼的兴王哪里站的住

尤其是桂萼在信里头的用词,喋喋不休地夸奖奶娃娃皇上英明,夸奶娃娃皇上大气,夸奶娃娃皇上有魄力兴王想起当年,他收到桂萼的上书,兴王不想承认他和弘治皇帝一样没有魄力,不想承认奶娃娃皇帝比他做得好,兴王就更愤恨。

一腔无名火压在胸口,胸口处闷闷的,痛痛的,兴王站直后又活生生的撅过去。

当年的这个时候,谢迁、毛澄等等人,都因为“大礼仪”退下去,杨慎带着人哭皇陵,被他硬生生杖毙十七个,斩首一百多个。

宣武门的血水,流成河,几个月不干。和当年太祖皇帝杀功臣杀贪官,一样,又不一样。和当年成祖皇帝杀忠臣,杀朱允炆的老师,一样,也不一样。

其他朝代是诛九族,大明朝是诛十族他杀出来威风,杀的没有人胆敢反对他。可是新重用的桂萼、夏言、张璁等等人,也要改革,要延续杨廷和的改革。

他也乐得做一个政绩,给一颗糖儿 ,收拢人心,答应了。

他把湖广划出来一半儿,作为自己的新皇庄,不光土地,街上的店铺都是他私人的。张璁在京畿进行土地改革,不温不火的中庸之道,他很欣赏,后来张璁问他,土地改革要不要深入。

不深入,过几年形势一反弹,土地兼并更严重。他听懂张璁的担忧,但他说“姑且这样。”

他不知道,当年弘治皇帝面对土地兼并,是不是也说这句话。反正他不想土地改革到自己的皇庄头上。

他知道国库没有银子后,也是要查办实力最弱的外戚,当然,也是顺便打压正德皇帝的舅舅家。他要把建昌伯下大牢,当年的太皇太后故意来和他哭,死老婆子就是故意的,他当然不能同意。

他不光没同意,还一气之下,废了太皇太后的尊位。

他是皇帝,他有自己的母亲,太皇太后是谁和他什么关系一个宗室罢了。他觉得出了一口气,后来才知道,世人都骂他“白眼狼”。

那个死老太婆,他就是故意来和他哭的她怎么不去和自己的亲孙子哭她折腾自己的夫婿,折腾自己的儿子,到了自己的孙子的时候,后悔了,明白事理了她怎么不在他没有银子的时候明白事理

兴王恨啊。

兴王本来打算那个死老太婆和奶娃娃一哭,奶娃娃同意,他就造势说死老太婆糊涂,说先皇不是死老太婆亲生的;奶娃娃不同意,他就说奶娃娃不孝顺,受到小人蛊惑不认祖母,反正他都能以“清君侧”的名义,和永乐皇帝一样起兵。

至少,他有理由进入北京城。

可是那个死老太婆突然转性子了,不光没哭,她还亲自押送建昌伯去刑部大牢,亲自拿出来七家外戚家的银子,充了军费。

兴王如何不恨

土地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民间百姓拍手称快、哭哭笑笑地跪拜皇上仁慈,太皇太后明事理,他就越是恨,恨天恨地恨命运不公

更恨杨廷和那几个死老头子到奶娃娃的身上,就知道顾着皇家颜面,就知道劝说太皇太后合作,到他头上,就和他争斗不休,就要他低头

兴王的恨意熊熊燃烧。

一直到他收到飞鸽传书,收到派去大同的人传来的消息。

刚醒过来的兴王,躺在床上,披头散发的,一张脸扭曲变形,身体颤抖着,厉鬼吃人一般的模样。

“徐景珩徐景珩”兴王在心里默默念着这个名字,眼里血红一片,恨不得吃徐景珩的肉喝徐景珩的血

一抬头看到小厮们吓得腿软没魂的模样,他找到发泄渠道,几乎是从地狱里吼出来一句“滚出去”

小厮们连滚带爬地滚出去。兴王一个人,却怎么也无法喊出来“徐景珩”三个字

他“啊”地叫一声,就感觉那恨意燃烧他的五脏六腑,烧的他嗓子和灵魂都疼痛,又是那呼吸困难,窒息一般,在宫女的手里濒临死亡一般的疼痛。

徐景珩猜到了他的来历

徐景珩还帮助那个奶娃娃伪皇帝

他在心里大吼着,“他才是真龙天子他才是天命之子”他的眼睛突出眼眶,嘴唇哆嗦,身体似乎不能承受他的灵魂一般,剧烈地颤抖。

曾经兴王经历的大同兵变,发生在七月份。当时的情况非常惨烈,参将死了,张文锦也死了,巡抚衙门一把火烧的精光,宗室博野王家里被抢劫一空大同全都乱了。

朝廷匆忙之下也是任命有才能的蔡天佑,但是几方掣肘,蔡天佑花了两个月才平定叛乱。

朝廷招安,前总兵朱振官复原职,看似一片欢喜。然而,大同的情况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蔡天佑后来更是被弹劾下了大牢。九年后,尝到兵变甜头的朱振,再次兵变,朝廷不得不派大军围剿。

兴王如何能不恨啊,所有人都和他作对

到了奶娃娃皇上,七月份没有叛乱,还要他派人去蛊惑参将和首恶之徒,他们才敢叛乱。

到了奶娃娃皇上,他们就知道要相信皇上了,知道要找皇上奏疏了知道不能乱了大同防守了

“一群混账该死该死”兴王大骂出口,喘着粗气,人不人鬼不鬼的,两辈子的老庄之道的修养,荡然无存。

兴王两眼直勾勾的看着屋顶,这不是他的玉煦宫的屋顶。他开始浑身冒冷汗,这个大明,不知道怎么了,都变了。大同兵变没有引起大乱,他的下一步计划也无法实施。

而他突然也不确定,九月份的蒙古大明肃州大战,会不会如期开始。

当年,群臣和他斗,群臣之间斗。哈密回回使臣写亦虎仙成为炮灰,武定侯郭勋成为他信重的臣子,他把写亦虎仙的家人,发派武定侯家里为奴婢,哈密忠顺王彻底归顺吐鲁番蒙古。

而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原因。重点是,大明国力下降,无法和以往一般维持西域那条商贸之路,大明将士没有打仗的胆气,大明的文臣因循守旧,天天喊着闭关绝贡,不再和蒙古来往。

甘肃巡抚陈九畴,就是一个喊着“闭关绝贡”的强硬派,也是他一力诛杀回回使臣写亦虎仙。

兴王狠狠地一闭眼。

闭关绝贡,蒙古没有大明的布匹,穿什么没有大明的麝香,拿什么驱除蛇虫没有大明的盐巴和铁,拿什么生活那帮蛮子,做饭都没有锅他们当然要来打仗。

兴王“赫赫”地笑,人和人之间的争斗是为了利益,为了生存,人和人之间的战争,也是。

他相信,即使没有写亦虎仙家人的事情,就凭回回忠顺王那个怂蛋,他也会归顺吐鲁番蒙古。而大明照常开始朝贡贸易又如何吐鲁番蒙古的满速儿汗,正好因为帖木儿王朝倒下受挫,急需资源,满速儿汗一定会打仗。

满速儿汗一定会打仗

上天好似听到兴王的呼唤一般,好似真的睁眼看一看人间。元和三年九月初三,吐鲁番蒙古的满速儿汗,率领两万铁骑围困肃州,要大明扩大朝贡贸易,开始互市。

甘肃巡抚虽然是保守派,一心要闭关绝贡,可敌人来犯,他还是积极迎战。蒙古骑兵来无影去无踪,他就吩咐守城不出,只用新送来的佛郎机大炮使劲地轰。

九月初五上午,肃州依旧天干物燥、炮火连天,北京城里头秋雨绵绵,凉意沁人。小娃娃皇上正在和桂萼道别。

桂萼要去宣府、大同做钦差,主持那里的土地改革,彻底解决宣府大同军户们的各种问题,小娃娃自觉他的魏征这一去,要一年多久,舍不得。

他的唐伯虎老师还没回来,又走了一个。小娃娃气得“哇哇哇”的嚎,这次是眼泪珠子都掉出来了。

“哇哇哇不乖乖啊,不乖乖啊,哇哇哇”小娃娃生气宣府大同的宗室、世家大族等等都不乖乖,哭着哭着,心里头又冒出来杀心。

“不乖乖啊,打啊。哇哇哇”

玩伴们和他一起掉眼泪珠子,王守仁、杨慎、谢丕、刘成学老师伴读们哄他“不乖乖啊,桂萼去打。皇上莫要担心”八百里加急军报送来,肃州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