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第 95 章 次日,翠翠便跟聂渝泽前……(1 / 2)

次日, 翠翠便跟聂渝泽前往南边。

出发时天色尚早,两个孩子睡得跟小猪猡似的,不知道妈妈要出远门。

章渝州送翠翠时,两个侄子也起床了。

沉默着帮大哥收拾行李。再多的话、再多的关心在真正的离别前都化为了无言的忧心。

这边父子仨上演沉默的康桥, 那边两口子话就多了, 章渝州嘴巴一直没停, 两人还一点不害臊的当着大伙儿面抱了好一会儿。

看得聂渝泽一脸受不了。

不过小哥俩似乎从小叔小婶依依惜别里学到了正确的告别姿势,一个个也冲上去抱严肃的老爸。

“爸, 你要平安回来啊。”

“爸, 你说冬天带我们冰钓的,不许忘。”

儿子孺慕担心的眼神, 聂渝泽胸腔暖暖的,脸上的严肃也消融了。

揉了揉两个儿子的头“爸知道, 不会忘的。”

“你们俩是大人了,要学会照顾奶奶, 保护弟弟妹妹,昨天的事你们都做得好, 尤其是宣宣。”

聂渝泽看着大儿子, 十四岁的小伙子,虽未脱离稚态, 但已经逐渐长成让人放心的样子了。

“宣宣, 你是大哥,你做什么弟弟妹妹都会跟着学, 你看昨日, 你没有觊觎钱财的心思,弟弟妹妹也就乖乖的没碰那些东西,爸很为你自豪。我的儿子是最正直最好的孩子”

聂宣眼睛有些热。

他眨眨眼, 装得一副不在意的样子“那又不是我们家的东西,我才不做偷盗的事呢。”

聂渝泽拍拍他肩膀,不戳破他的别扭。

夸完大儿子,小儿子也没落下。

“霄霄也很好,等爸回来带你冰钓,到时候咱爷俩一定要钓条最肥的。”

“嗯爸你要早点回来”

“”

聂渝泽被送回来时是军用直升机,这次重返战场坐的火车。

这列火车负责运送兵员,车上是辽东军区下辖第3纵队下的十二师。

一上车翠翠就被所见震撼住了,没有普通火车那样吵嚷没有一丝杂乱,战士们坐姿端正,神情深沉坚毅,几乎没有人说话,翠翠在他们身上直观的看到了两个字纪律

聂渝泽穿着军装,翠翠却是身着常服。

聂渝泽拿出军官证件,翠翠也掏出了自己的顾问证明,乘务员多看了漂亮得不像上战场的翠翠一眼,但并未出声质疑,领着两人到军官所在的二车厢。

因为是临时接到命令加塞,火车上是没有余位的。

乘务员把聂渝泽安排到六旅三团团长的包厢。

敲门时,三团团长和三个副团长正在商量战术。

井庐见到来挤床铺的是聂渝泽,愣了两秒后爽朗大笑“你不是该在越南吗怎么在这儿出现了”

“回来治疗。”

聂渝泽瞥了眼桌上的缩放地图和推演到一半的沙盘,问“这么突然,没影响到你们讨论吧”

三个副团不认得聂渝泽,确实有所顾虑。

井庐直言“不影响,正好,你给我们说说那边的情况。”

说完,给手下三个副团介绍聂渝泽“介绍一下,这是聂团聂渝泽,十多年前几大军区兵王争霸赛三项夺魁那位。”

“”

同一时间,翠翠被带到了女乘务员的轮班休息间。

“虞顾问,这几天要劳你跟我们挤一挤了。”

“谢谢。”有地方就不错了,比起硬座车厢的士兵们,能跟人挤一挤已是很好了。

火车中途再没停过,足足行进四天才到边境,期间翠翠没见到聂渝泽。

到边境后,翠翠终于跟聂渝泽汇合了。

“大哥,我不跟你同行了,我想先去探查周边资源。云省先前送过药材到小白山,寻原料加制药大概需要一个礼拜左右。一个礼拜后,你让人到河口县来取。”

“河口目前是安全的,不过,你有把握吗”

聂渝泽担心翠翠的安全。

只是,已经到了边境再说担心就没意义了,不妨考虑更实际的。

翠翠点头,泰然自若道“我有自己的办法,能够迅速找到需要的原材料,大哥放心。”

她说得含糊,聂渝泽听出其中有秘密,不过他并不打算追根究底。

只道“那你注意安全,一个礼拜后,河口农场接头。”

“好。”

待聂渝泽跟着三团继续朝越南行军,翠翠没闲着,直接往河口大围山方向走。

来之前她拿着地图研究过,河口森林覆盖率高,有山有水,植物品种不少。

进山就能召出安全屋,她需要借助安全屋里的装置修改一些东西。

河口县人口不少,主体民族是瑶族,地势呈阶梯状,北高南低,渐向东南倾斜,以县城河口镇为中心,沿红河、南溪河向东北、西北方向作扇形扩散。

翠翠走在路上,便发现这里的人衣着颜色鲜艳,跟过去常见一片军装绿大为不同。

这儿的妇女似乎很善于刺绣。

她们的诮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头发编成细辫盘在头顶,串着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

男人则多数蓄发盘头。

用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一句话,民族特色很明显。

翠翠刚路过大围山下的寨子,便有人主动跟她打招呼。

对方笑得很灿烂,叽里呱啦,翠翠一点没听懂,只能笑笑摇头“抱歉,我听不懂。”

那姑娘却听懂了她的话,眼睛咻一下亮了。

手指向下指了指,用特别僵硬的语调说道“等、我”

听得懂普通话,但不太会说。

翠翠疑惑,好奇对方为何主动跟她说话,便真站在原地等着。

就见那个年轻姑娘步履轻快地蹿进地里,跟一个男同志说话,很激动地比划了半天,然后生拽着对方朝翠翠走来。

经过一番交流,翠翠才知这名男青年五八年时主动报名来这里支援边疆建设的。

老家在河北。

他跟翠翠说,跟她打招呼的叫盘马四妹。

四妹想问她身上的衣服是不是在供销社买的,她觉得很好看,也想买一身。

翠翠便让这位男青年帮忙翻译,告诉盘马四妹衣服是家里人亲手做的,也礼貌性地夸了盘马四妹一番。

“虞同志,你来咱们水槽寨是”

水槽寨一共百来户人,平时很少见生人,冷不丁冒出一个相貌漂亮得让人不好意思直视的生面孔,宁助心里觉得奇怪,便多了一句嘴。

“水槽寨你是说这里吗我不到水槽寨,我去大围山。”

“大围山”

“对,我是做植物研究的,想到大围山看看,怎么,大围山不让人进吗”

宁助摇头,这倒不是。

“没有,不过大围山里夏天毒蛇毒虫多,没点野外求生技能的人进去了就跟羊入虎口差不多。”

翠翠微笑“多谢提醒,我会注意的。”

盘马四妹听懂了。

忙摆手示意翠翠别进山,小麦色的脸上急出汗水,说了好几句后突然想起翠翠听不懂,扭头找宁助翻译。

宁助闻言,脸色变了变,态度愈发郑重。

“虞同志,四妹让我告诉你,寨老说大围山里几天前有枪声,大概有外人躲在里面,寨老如今已经不许寨子里的人进山了,你一个女同志贸贸然进去,万一撞上那批人,容易出事。”

盘马四妹不住点头。

寨老,相当于生产队的大队长,在寨子里是有管束权力的。

“四妹说你漂亮,还夸她也好看,一看就不是坏人,她不想你在大围山丢了命。”

盘马四妹再次点头,脸颊微微泛红,在小麦色的肤色下显得不够明显。

不过闪闪发光的眼神在告诉翠翠,她确实是这样想的。

翠翠被她这单纯的小模样逗得有些乐。

她垂下眉眼,眼珠转了一圈。

再抬头时面不改色道“好吧,其实我不是搞植物研究的,进山就是为了查山里的情况”

翠翠顿住,递给两人一个“你们应该懂吧”的眼神。

继续道“任务在身,劳烦两位装作没见过我。”

盘马四妹瞳孔地震,真的呀,她第一次见到女警察

单纯的小姑娘当即认定翠翠是县里公安局的警员,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厉、害”

一大串话里翠翠只听懂了厉害两个字。

对照她竖起拇指的动作,猜得出大概在夸奖她的意思。

宁助却没那么好骗。

“四妹,你阿公阿甲叫你做的事做了吗当心被骂哦。”

阿公阿甲在当地人这儿,指爷爷奶奶。

盘马四妹“啊”了一声,下意识扭头朝地那边看。

阿公阿甲正埋头割稻子,没看这边。便知道宁助有意支开她了。

她扁了扁嘴。

不高兴地控诉“宁大哥,你就是想撇开我偷偷跟警察姐姐说话,看我是小孩儿好骗呢,哼”

“那你到底走不走啊”

宁助双手握在她肩膀上,推着盘马四妹调转方向。

“我有正事跟人家警察同志说,小孩子听不得。”

“走就走”

盘马四妹看着不矮,胸前也略微有了起伏,其实年龄不大,还不满十五岁,是个正儿八经的未成年少女。

“保密,知道吗”

“哼,我嘴巴很紧的,警察姐姐要去山里抓坏蛋的话,可以找蓝瓠土当向导,他对山里最熟了。”

翠翠听不懂,选择微笑。

等小姑娘蹦蹦跳跳跑远,宁助才说“蓝瓠土是寨里很厉害的猎户,蓝也是大姓,是瑶族十二姓之一。他确实对大围山很熟悉。”

接着,宁助大致介绍了下河口县的情况。

整个河口瑶族人占七成,在这里,各个分支都有。比如蓝靛瑶、背篓瑶、过山瑶、白裤瑶、八排瑶、西山瑶、平地瑶等等。

这些分支的语言也不尽一致,起名习俗也各不相同。

但统一之处在于,他们不仅始终以“瑶”作为民族共称,而且大多以盘、蓝、房,李、邓、周、赵、胡、唐、雷、冯、沈为常用姓氏,称为“盘瑶十二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