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制造恐慌(1 / 2)

拯救残疾暴君 吞鱼 3620 字 4个月前

却说这天早上, 姜小圆并没有去找黄胖子,而是去找了官署里的大人们。

一大清早的,官署里的气氛就极为压抑。

他们此前发出去借粮的口信儿、还有周围个府城的来信全是不借。

其实早在此前,他们就已经猜到了, 只是现在都已经被绑上贼船了, 他们只能够硬着头皮去借粮。

果然, 周围的府城还有朝廷全没有指望了。

在如此压抑的气氛中,也不知道有谁感叹了一声,

“看来只能等太子殿下的回信了。”

太子殿下手中是有赈灾粮的,而且数量还不少, 可以说, 官员们都把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了这上面。

宋景林闻言, 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那封太子的回信。

他最终还是没有将此事说出来,因为他很清楚, 太子现在就是大家唯一的希望了如果这个希望也破灭的话,在场的诸位官员们情绪可能真的要崩溃了。

就在此时, 突然间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就在几位大人都以为是送饭的, 想到那群人拿发毛的馒头来糊弄他们,他们就气不打一处来,却听见了有人道,

“大人们的公事可忙今天葛先生想请大家去城门上散散心。”

昨日夜里, 暴君秋告诉了姜小圆一个道理。

她当初想着要如何和宋大人他们化解矛盾、如何让两方解开误会, 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思路。

姜小圆一听他说就明白了。

不是有一句话么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待遇好不好,可能会激化两方的矛盾,但是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陈秋做的是把这些大臣们都拉下水的勾当, 会有人对带自己一起倒霉的人抱有好感么这人又不是受虐狂

所以待遇不好、黄胖子暗中作梗的事,只激化了这种情绪而已。

姜小圆要是和他们解释黄胖子的事,很容易吃力不讨好。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大人们觉得被拉上了贼船,觉得没有希望了,到时候肯定会被朝廷问责,所以借着送菜的事情激化了情绪,便肆意发泄自己的愤怒。

所以姜小圆今天就让葛先生将他们全部把带到了城楼上来了,也算是放放风。姜小圆和他们都不熟悉,但是葛先生本来就是和他们共事过,应当还能说得上话。

果然,葛先生舌灿莲花,当真把他们给骗出来了。

本来众位大人们只当是要耍着他们玩儿呢,来的时候脸黑得各个都和锅底似的,还有人出声嘲讽,什么黄鼠狼给鸡拜年的

但是被拉到了城门上之后,很快本来还一副欠了他们钱似的大人们,很快就被外面的场景吸引了目光,本来还垮着的脸,很快就被惊讶所替代。

这些大人们在官署里面待着,浑然不知道洪州府已经彻底大变样了。

他们本以为现在城门下应该是饿殍遍地、民不聊生的场景,但实际上呢

一排排的塑料棚子整整齐齐,流民们穿梭其中,却不见得神色惊慌,面色虽然愁苦,却也仍然有闲工夫说笑;

木材被强壮一些的流民流水一般地运进来,城门下有条不紊地正在修筑着一些新的棚子;

不远处炊烟袅袅,正在熬粥,并没有出现什么想象中有人抢食的景象,反而人人都排起了长队;

这样的一番情景,和想象当中的完全不一样,大大出乎了这些官员们的意料。

他们以为燕晋这人处事手腕强硬,大概城中的百姓可能会怨声载道;加上他又是行伍出身,肯定是个不会管事的粗人;再者,三万人实在是太多了。

三万人被分割安置好,远远看上去,就像是分工明确的蚂蚁们,秩序俨然,连时常会发生的小冲突都没有。

大家都面面相觑,忍不住小声议论了起来。

葛先生十分耐心地和他们解说着,末了才意味声长得问道,“大人们,当真觉得洪州府扛不住么”

却听得有人许久之后才道,

“可是我们发出去请求救援的信儿全都没有回音”

“正是如此,虽然现在看着不错,可是没有人驰援的话,”

葛先生却是不以为然,“诸位大人,凡事也不能总往坏里想。这城楼下可是安置了三万的流民,若是顺利,到时候是多大的政绩”

“你们仔细听我说”

葛先生,一个靠骗术成为一代明臣的家伙,他也在官场上混了这么些年了,对于这些事里面的弯弯绕绕是门儿清,忽悠起人来那是一套又一套的。

姜小圆见到葛先生渐入佳境,也渐渐地放心了。

姜小圆当时是告诉葛先生,在天灾面前,她想要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更不用说这些官员们都是些能人,如果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肯定是极好的。

所以葛先生的任务就是,解释清楚黄胖子的事,并且说清利害关系,说服他们自愿自觉地走上贼船。

“三姑娘。”

姜小圆一愣,一回头就看见了宋景林正在看着她。

原来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已经不在葛先生洗脑团中间了。

他笑了笑,“在下有事要与你说。”

他递过来了一封信。